7月15日、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先后赴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以下简称杜蒙中学)、大庆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就“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展开座谈并签约,为推动思政教育贯通融合迈出坚实步伐。
与蒙古族中学座谈签约,共筑思政教育共同体
杜蒙中学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蒙古族初高中一体化建设中学,在落实民族团结工作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成效显著。副校长张来祥详细介绍了学校情况,通过校内共享初高中教材、贯通初高中思政课教学研讨等方式初步实现学段衔接,结合开展校内“党员讲红色故事”,组建“机器人社团”等形式,将思政教育进一步融入校园文化;校园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精神体系”等主题文化墙,开设蒙汉双语思政课堂,在促进民族文化融合的实践中进一步加深思政教育建设。
在听取了杜蒙中学的实践做法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鲁烨、赵紫微、关靖华与杜蒙中学代表深入交流,分享了高校对中学德育教育的相关要求及我校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双方在交流中达成诸多共识,鲁烨老师代表研究中心向杜蒙中学赠送了免费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助力其思政教学发展。随后,双方共同签订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建协议》。未来,两校将共同搭建线上虚拟教研室,定期开展讲座、集体备课会,依托高校的复合型资源合作开发红色研学项目等。这一系列举措将进一步整合双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为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思政教育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让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杜蒙中学与研究中心签约现场合影
与纪念馆签约,拓展思政教育新阵地
大庆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是国家级一类博物馆,场馆承担着宣传和展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重要责任,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时代精神载体和红色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中心秉承促进教育家精神与龙江精神良性互促的初心,赴铁人纪念馆进行参观交流,并签署《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建协议》,共建实践基地。
大庆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与研究中心签约仪式现场
依托铁人纪念馆“大思政直通车”项目,双方将实现校馆之间的深度联动,拉近高校与社会资源间的距离。这不仅能丰富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还能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内涵,将抽象的思政理论与具体的实践体验相结合,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此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中心赴大庆之行,是推动“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与蒙古族中学和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的合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中心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实践资源和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无论是与蒙古族中学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是依托铁人纪念馆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都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有力支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举,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中心将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与大庆相关单位的合作,不断探索“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让思政教育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