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精心组织下,哈尔滨理工大学携手哈尔滨水泥子弟校、哈尔滨市第八中学开展深度合作,着力打造了一条贯穿大中小学的红色教育“成长链”。通过一系列沉浸式、互动性活动,共同探索思政育人新路径,将红色基因深植于青少年成长血脉。
庆祝胜利 不忘历史
2025年5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单莹老师为哈尔滨水泥子弟学校的师生们做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讲座《哈尔滨的红色记忆——东北抗联精神》,共同回溯烽火岁月中的民族气节,勉励孩子们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宣讲现场
历史回响,精神洗礼
5月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睿、薛靖超、单莹三位老师、硕士生刘盼盼与哈尔滨水泥子弟学校的师生们共同走进庄严肃穆的东北烈士纪念馆,在一件件珍贵文物与历史图文中,近距离感受先烈们为民族独立与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精神,完成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
部分师生在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合影
传承有我,“红”声嘹亮
6月16日,单莹老师辅导哈尔滨水泥子弟学校的学生们如何讲述抗联故事,指导孩子们成为优秀的“红色小讲师”;硕士生蒋帅指导同学们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制作PPT,学生们完成了从“倾听者”到“讲述者”的华丽转身。他们深入学习革命历史,精心准备,化身自信的“红色小讲师”,将感悟到的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同学间传递信仰的力量。
“红色小讲师”成长计划参与人员合影
深度合作,协同备赛
在研究中心的坚实引领与平台支撑下,哈尔滨市水泥子弟校、哈尔滨市第八中学与哈理工的教师团队,于近日携手完成了哈尔滨市高规格教育教学竞赛——“烛光杯”的参赛工作。三校教师打破学段与校际壁垒,建立了高效的线上线下融合教研机制。依托中心搭建的交流平台,教师们举行线上集体备课会,围绕竞赛主题深入研讨教学理念、学情分析与内容衔接。线下则分学段、按专题组成攻关小组,小学、初中、大学教师优势互补,共同研磨方案,确保思政教育的连贯性与递进性。
三校教师6月17日线下集体备课
三校教师6月19日云端集体备课
这不仅是一次竞赛的参与,更是三方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道路上,精诚合作、共育英才的生动实践与成果检验。同时,以本次“烛光杯”赛事为契机,中心与水泥子弟校的成熟合作模式实现了关键性拓展,携手哈尔滨市第八中学,共同踏上竞赛征程。八中的加入,标志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链条的进一步完善,其作为高中学段的承上启下关键力量,为构建贯通式育人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校首次以完整阵容协同备赛,共同迎接挑战,这不仅是对过去合作成果的延伸检验,更是开启了三方协同育人、共育时代新人的崭新篇章。
参赛视频片头